官方抖音號
微信咨詢
空氣凈化設備行業亂象從何而來
近期的一波霧霾天氣“襲擊”了國內大部分地區,根據中國氣象局的數據顯示,此番霧霾波及25個省份,一百多個大中型城市,全國平均霧霾天數創五十二年來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等地均創下歷史紀錄。
在霧霾天氣背景下,人們對防護以及空氣凈化類產品的需求不斷上升,甚至催生了所謂的“口罩經濟”。空氣凈化設備也成為近期全國性的熱銷商品,很多產品都打出針對PM2.5、甲醛等有害物質,凈化效果達到99%以上,不過央視《每周質量報告》近期披露空氣凈化設備市場亂象:空氣凈化設備產品存在標稱貓膩等問題,部分小型產品臭氧釋放量超標,對人體造成傷害。業界也呼吁,目前空氣凈化設備行業標準缺失,除了安全等之外,還應在強制性標準中加強反映凈化能力的指標。
筆者在家電賣場發現,確實市面銷售的很多空氣凈化設備產品都標稱對PM2.5、甲醛等有害物質具有凈化功能,其中部分產品宣稱其凈化效果高達99%以上。專家表示,衡量空氣凈化設備的凈化能力,僅僅了解去除率是不夠的,還需要和適用面積等因素結合起來,才能綜合判定一款空氣凈化設備凈化效果的好壞。
日前上海市質監局對空氣凈化設備產品進行監督抽查,共抽取了20個品牌的空氣凈化設備產品,并依據上海市強制性的地方標準《DB31/622-2012空氣凈化設備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首次進行了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發現空氣凈化設備標高和不標適用面積的現象非常嚴重,所謂的“適用面積”是指空氣凈化設備適合使用的最大室內面積,其大小與潔凈空氣量密切相關。
結果顯示,有7種空氣凈化設備產品沒有標注適用面積,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其余標注適用面積的產品中,有9種實測值沒有達到產品標稱的適用面積。6種既標注了適用面積也標注執行標準的空氣凈化設備中,4種未達到標稱值。
專家認為,虛標適用面積對于企業來說既可能降低成本又可能提高銷量,但是這種行為對于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來說卻是一種侵害。適用面積增大一倍的話就相當于潔凈空氣量,也就是常說的CADR值增大一倍,這就意味著風量、噪音、功率都得大幅度地上升,從總體成本上來看的話大概會增加1.5倍左右。
此外,網上銷售的不少低價的小型空氣凈化設備產品都宣稱自己的產品能夠產生臭氧、負離子、可以快速殺菌、清除室內甲醛、苯、胺等污染,還有降低血壓、改善心肌功能的效果。據了解,這類小型凈化設備產品的工作原理相當簡單,就是通過釋放臭氧來達到凈化的效果。按照國家標準,空氣凈化設備臭氧濃度不得大于0.1毫克/立方米,室內臭氧濃度不能高于0.16毫克/立方米,超量臭氧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相關鏈接:東莞空調凈化工程、東莞無塵凈化設備、長安中央空調工程、低壓配電工程、東莞凈化通風工程、東莞無塵凈化工程、水電安裝工程、東莞十萬級無塵車間、東莞市力翔空調凈化工程有限公司
文章來源:http://www.dlshsw.cn 譚宇明 13751461639